从袁隆平做一颗好种子想起的
中国农业网 发布时间: 信息来源:中国花卉网
申博游戏直营网
[加入收藏夹] [打印] [我要投稿]
?-
2011年9月20日晚上,我看中央电视台节目,主持人李小萌访问袁隆平先生,很有感慨。
在此之前报载,2011年9月19日下午,湖南省农科院举办新闻发布会,宣布杂交水稻之父、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,高产攻关获得成功,其隆回县百亩试验田的每亩产量达到926.6公斤,再创造杂交水稻新纪录。这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。因为,中国有接近14亿人口,吃饭是一件天大的事情。
40年前,袁先生只是一个偏远农村的乡村教师,而后来正是这位乡村教师改变了当时世界的一个共识,这就是说:水稻是不能杂交的。而今,他早已改写了这一观点。
81岁的袁隆平先生,再一次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在李小萌的采访中,我注意到这样两个情节。
在画面中,李小萌说:袁先生说,书本很重要,电脑很重要,但是书本和电脑里种不出水稻,他说他挑徒弟的最重要的一条,就是要看他是不是喜欢下田,而我也记得袁先生自己的家跟他的试验田距离非常近,想到什么抬脚就走。
镜头切入到袁先生的画面。袁先生说:我培养的研究生、博士生,第一个条件你要下田。怕下田,怕吃苦的,我就不接收你。我说电脑很重要,书本知识也很重要,都是基础,但是电脑里面,书本里面是种不出水稻出来的。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,不怕困难,努力钻研,我想他一定还是会出成果的,你一次不行,两次、三次、五次、一百次,他会出成果的。
袁先生说的极对。由此,我想到我们的园林花木行业。
我们这个行业,说来跟袁先生种水稻差不多,一天到晚都要跟田地、跟泥巴打交道。
不管你是本科生,还是研究生、博士生,想要有大出息,总是扎在实验室里,坐在电脑前,风吹不着,雨淋不着,不到花圃,不到苗圃,不到野外,是不行的。
我记得陈俊愉院士跟我说过,他说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到欧洲留学的时候,第一年,先要到苗圃工作一年。每天挑粪、锄地、扛木头的脏活累活都要干。至于修剪、打药的活儿更不必说了。
因此,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,进了园林专业,或者是进了观赏园艺专业,不管是主动报的,还是被分配的,既然走上了这一行,命运把我们推到了这个浪头上,我们就要做好充分的吃苦准备,立志在这个行业日后要个大出息。
前几天,我给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学生做了两场报告。在报告中,我讲到年轻人如何走上成功路时,我搬出了晚清文人王静安在《人间词话》说的一段话,现在抄录如下,献给大家。
王静安先生说:古今之成大事业,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之境界:
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此第一境也。
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此第二境也。
众里寻他千百度,,暮然回首,那人正在,灯火阑珊处。此第三境也。
大家记住,每个人,要想在咱们这个行业“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,实现“灯火阑珊处”这种美妙的境地,就必须有一股子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的精神才成。
今日三亚下雨,没有出门。不然,我也要到玫瑰谷的田间地头去了。
中国农业网(www.zgny.com.cn) 官方微信公众账号
扫一扫 关注微信 了解农业天下事
(2)、供应,求购,产品,项目等信息
中国农业网关于产品交易免责声明
1、凡在
中国农业网www.zgny.com.cn(以上简称本网)上所展示的产品、供应、求购、项目合作等信息均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,其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。本网仅为提供可能的更多的交易机会,除本网特别声明外,本网不对其真实性和品质、交易双方的信誉、履约能力作任何保证,本网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2、友情提醒:网上交易有风险,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,本地******是见面交易,异地交易请多学、多看、多问、多了解,交易量大时异地本地******都是见面交易,网上骗术多种多样,谨防上当受骗!
3、凡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,仅供投资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