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农业网 发布时间: 信息来源:农民日报
近年来,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“作物分子育种服务平台”任务团队,围绕小麦、玉米和水稻三大作物分子育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,从全基因组水平挖掘与抗病、品质、产量以及杂优强度预测关联的分子标记入手,开发高通量检测方法。任务实施3年来,获得******进步。
团队在建成玉米数字化育种和小麦赤霉病高通量检测体系的基础上,2019年集中挖掘筛选了小麦抗白粉病基因、抗条锈病基因和水稻抗稻瘟病基因,并对368份小麦种质资源和黄淮区378份水稻资源进行抗性基因检测,已获得经验证可用的小麦抗病基因分子标记6个,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8个,同时筛选到含有目标基因的载体亲本近50份,这些亲本已在育种企业亲本配组上得到广泛应用。同时,团队还持续开展技术服务,年检测样本量达5000个,检测通量升至300万次/年。团队利用糯质基因wax、半糯基因Wx-mq、香味基因fgr有效功能标记筛选技术,先后选育了“南粳505”“圣香18”“圣糯1号”等优质水稻新品种,并通过山东省审定。
为加快科技成果推广,团队日前在济宁水稻试验基地成功举办了“作物分子育种服务平台”成果现场技术观摩展示会,展示了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,并围绕稻瘟病抗性提高、稻米品质改良、DNA指纹鉴定等实际问题对接种业企业开展研究、服务,初步建立了水稻DNA指纹鉴定技术服务体系、稻瘟病抗性评价体系及优良食味稻米高效筛选技术。
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,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,请告知本网处理。电话:010-62110034
中国农业网(www.zgny.com.cn) 官方微信公众账号
扫一扫 关注微信 了解农业天下事
985ib.com | 8ZJS.COM | DC593.COM | 778jbs.com | S618M.COM |
761sun.com | XSB255.COM | 1112898.COM | 173XTD.COM | 987PT.COM |
133TGP.COM | 132PT.COM | DC583.COM | 519psb.com | 699XTD.COM |
8ZTS.COM | 1115118.COM | 66sbsun.com | 15jbs.com | 305SUN.COM |